2024年7月22日,“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据悉,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及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是迄今为止国内首个铜工艺品类最为全面、表现形式最丰富的铜艺术世纪大展。


展会期间,朱炳仁艺术大展品牌广告登陆新潮传媒,利用电梯智能屏身处社区公寓与商务楼的场景优势,全面覆盖城市主流消费人群每日必经的生活轨迹,以声画结合的线下短视频方式,生动诠释“熔铸古今,八十而立”的品牌魅力,展现铜艺之美,展现中国文化之美!

01

“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开展

致敬历史,传承中华文化

7月22日,在国博2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正式开展。据了解,这是国家博物馆历史上“最重量级”的艺术展,展品总重量达35.6吨。


这场历经300余天筹备的艺术大展,汇聚了朱炳仁从艺四十载的代表作100余件/套,包括铜建筑艺术品、熔铜艺术品、书画及创作手稿、文献、出版物等。并且国家博物馆还特别为本次展览取出10件珍贵的馆藏青铜器文物,横跨战国、汉、明、清等朝代,展现了中国传统铸铜工艺在中国传统冶金工艺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灿烂成就。所以,这次大展,不仅浓缩了非遗铜雕传承人朱炳仁从艺40年的精品之作,更促成了现代熔铜技艺与青铜文明的首次碰撞。

朱炳仁说:“中国国家博物馆又素以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为世人称道。作为传承人在此办展,我们更多的是在创作中致敬历史,传承中华文化。”

此次展览共分为“古法新意”、“匠心铜运”、“雕铜巧技”、“艺出新裁”四个单元。其中大多数展品都是由传统铜雕技艺衍生而来。“从青铜时代到现代熔铜,是中国铜雕技艺从‘铸鼎象物’到‘离形得似’的艺术蜕变。”朱炳仁认为,在传承与发扬中,要找到平衡点,技艺背后的文化之美,古今相通。

其中最聚人气的是朱炳仁大师的代表作《燃烧的向日葵》。首次亮相于2015年,为纪念梵高逝世125周年,朱炳仁大师用他发明的熔铜工艺,复活了“向日葵”。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院长巴特在观赏朱炳仁《燃烧的梵高》系列熔铜作品时,曾感慨“你让世界看到了梵高《向日葵》的背面”。东方巨匠朱炳仁是将西方的平面油画艺术向东方立体铜艺术升华的第一人。


朱炳仁的作品不仅表达着艺术之美,也蕴含着深刻的家国情怀。既有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人民江山》,也有打动人心的《丰碑》、《旌旗如山气如云》。更令人惊艳的是,朱炳仁特别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而创作的熔铜新作《黄河浪》也在本次展览中首次亮相。金黄浪花顺流而下,再拍岸而起。该作品取意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形态,又通过每一朵浪花的喷薄姿态,表达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融入创新血液的传统艺术,方能与时代共鸣。朱炳仁首创的“无模可控”的“熔铜”技艺,把铜从模具中“解放”出来,让铜自由流淌,通过庚彩、釉彩、琅彩等新工艺,呈现出丰富绚丽的艺术色彩。不断挖掘“非遗”背后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俱进,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大国风貌。

02

登陆新潮传媒,诠释——

“熔铸古今”大格局,“八十而立”大情怀

如何将艺术作品的价值发扬光大?一个重要的路径就是,艺术必须走到大众之中,让每一个人能够切身感受到作品背后的创作与创新,才能理解艺术,并且成为艺术的传播者。

正是基于这样的洞察与理解,此次“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携手新潮传媒,充分利用电梯智能屏深耕城市生活场景的优势,让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熔铜艺术作品呈现于都市人的眼前,诠释“熔铸古今,八十而立”的大格局与大情怀,进一步提升了“朱炳仁·铜”的品牌效应,共同开启一场熔铜艺术的传播热潮,展现非遗魅力,表达中国艺术之美。


云顶国际-云顶集团官方网站入口作为线下中心化媒体,具有精准高效传播的优势,并且在封闭低扰的电梯空间里,更容易对用户构成高频且强制的触达,每天至少4-6次反复触达,不断加深用户的品牌印象,从而开启用户的心智开关,最终形成“熔铜艺术=朱炳仁”的品牌认知,让更多的人真实感受到这一份非遗艺术之美。

“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的盛大开展,不仅是“朱炳仁·铜”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是非遗文化的深刻诠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朱炳仁及其团队的努力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艺术完美结合的熔铜艺术必将发扬光大,为中国艺术创新走出一条新发展之路,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网站地图